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

隆平生物科研团队——在希望的田野培育农业“芯”

2024-02-18 10:372930

一株、两株……小心翼翼地拿起镊子,将培苗皿中的玉米幼苗夹起,缓缓移动,转移到空间更大的出根罐中。当一株幼苗安全“着陆”,科研人员李涛随即开始了第二株幼苗的出苗工作。

  2月15日,大年初六,走进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隆平生物技术(海南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隆平生物)研发实验室,科研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。

  作为2020年首批入驻崖州湾科技城的生物技术高新企业,隆平生物科研团队利用三亚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育种的气候条件,攻关玉米、大豆等主粮作物生物育种的关键“芯片”技术。

  “90后”李涛是隆平生物科研团队的老将,负责幼苗筛选、出苗等工作。春节期间,他几乎每天有10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。“幼苗长到七八厘米时,就需要出苗了,不然空间太小,没办法长大。我今天上午需要完成100多株幼苗的出苗工作。”李涛告诉记者,后续他们还要对幼苗进行各项检测和筛选,优中选优,确认合格后交由同事在试验田播种。

  “每年春节都是我们生物育种人最忙的时候。因为春节期间正是玉米授粉的高峰期,实验室的工作也不能停。所以我们90%的员工都会坚守岗位。我也和大家一起选择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田过年。”隆平生物总经理、科研团队带头人吕玉平感慨道,大家都斗志昂扬,信心满满,奋战在生物育种一线。

  当天11时,吕玉平来到距离研发实验室10公里外的生物育种科研基地,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为玉米进行人工授粉。烈日当空,不一会儿,他的衣服便湿透了,脸上挂满汗珠。“我们研发的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,去年杂交的玉米品种有300多个,今年数量达到了900多个!”望着60亩玉米迎风成长,吕玉平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微笑。

  深耕生物育种研发五年,隆平生物的规模由最初创业团队不足10人到现在发展到130多人,估值超过40亿元,共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84项。值得一提的是,隆平生物科研团队在国内首创了多基因分子叠加复合性状产品研发,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,在2024年初获得了农业农村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。

  种子,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。“我们今年将继续拓展与下游种业公司的合作,力求使隆平生物多基因分子叠加复合性状的‘芯片’植入更多推广品种中,扩大我们的朋友圈。同时配合我们自主研发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,确保首批转育完成品种高质量交付,为助力种业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。”吕玉平激动地说。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释放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
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、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,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加

0评论2024-09-12441

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——农业发展硕果累累
新中国成立75年,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。从“新中国成立之初5亿人吃不饱”到“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吃得好”,没有哪个国家,比中国人更能体会这条饱腹之路上的酸甜苦辣;没有哪个年代,比现在更好解决了

0评论2024-09-12516

农业法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
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决策部署。为依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,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,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,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年开展了农业法执法检查。9月10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

0评论2024-09-12507

临邑农商银行:助力做强农业特色产业
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、德州市蔬菜生产第一镇的临南镇,依托发展的1.5万个温室大棚、6000多亩拱形塑料大棚、3.5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区,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的稳定、优质、高效之路,临邑宝华智慧农业发展有限

0评论2024-08-285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