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

瞄准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

2023-12-07 09:012550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,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要践行大食物观,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,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,形成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,把农业建成大产业。


  农业稳了,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可靠保障,才不会在吃饭问题上看别人脸色。农业强了,质量效益竞争力不断提高,农民就业创业增收渠道才更广阔。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既有当下的紧迫性,更有长远的战略性。要以夯实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,以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来拓展产业边界,以塑造全产业链来提升竞争力。


 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,首先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。农业要强,首要的是粮食保障能力要强。尽管我国口粮安全有保障,但粮食供给仍然总量不足、结构性矛盾突出。


  当前,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.4%,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%,为现代化大农业注入强劲动能。从新型经营主体看,全国有超过400万个家庭农场、222万家农民合作社。从服务主体看,有超过10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。下一步,要持续挖掘两大主体潜力,不仅在数量和布局上完善,更在质量和带动力上精进,通过联农带农机制,有机衔接小农户和大农业。


 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,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。我国国土辽阔,有19亿多亩耕地、40多亿亩林地、近40亿亩草地,有七大水系、辽阔的海域面积和大陆架渔场。不过,相对于庞大的资源量来说,草原、森林、江河湖海提供的食物仍然偏少。近年来,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持续下降,但是人均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占有量在增长。食物的多元化倒逼产业迈向多元化。


  新时期落实大食物观,就要按消费导向生产农产品,包括数量、质量、品种等;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,包括种什么、怎么种、怎么卖等。各地应扬长避短,发挥各类资源优势,科学利用资源,生产更多更适合消费需求的食物。要粮经饲统筹,农林牧渔并举,向森林草原、江河湖海和设施农业要食物,把食物生产由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,实现资源利用的生态化。


  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,要发展农业全产业链。目前,全国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,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。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,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。乡村产业蓬勃发展。但是,农业产业链大多处于中低端,产业链条较短,多种功能发育不足。要从全局的高度发展农业全产业链,不断扩大覆盖、延伸领域、提升档次,使之成为新增长极。


  当务之急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,把乡村的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、经济优势、竞争优势,将农业研发、生产、加工、储运、销售、品牌、体验、服务等各环节、各主体链为一体。过去,农民就业增收集中在狭窄的种养领域,现正向宽广的一二三产业领域拓展。要围绕全链条打造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,以农业的全面升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释放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
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、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,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加

0评论2024-09-12442

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——农业发展硕果累累
新中国成立75年,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。从“新中国成立之初5亿人吃不饱”到“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吃得好”,没有哪个国家,比中国人更能体会这条饱腹之路上的酸甜苦辣;没有哪个年代,比现在更好解决了

0评论2024-09-12517

农业法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
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决策部署。为依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,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,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,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年开展了农业法执法检查。9月10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

0评论2024-09-12508

临邑农商银行:助力做强农业特色产业
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、德州市蔬菜生产第一镇的临南镇,依托发展的1.5万个温室大棚、6000多亩拱形塑料大棚、3.5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区,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的稳定、优质、高效之路,临邑宝华智慧农业发展有限

0评论2024-08-285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