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

云南农业投资规模位居全国第一

2023-06-02 11:262850

日前,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》(以下简称“乡村振兴促进法”)实施情况的报告,提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。据报告,自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以来,云南省各级各部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“五大振兴”取得新成效,全省农业投资规模位居全国第一。

云南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,初步建立起各级党委农办牵头抓、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抓、乡村振兴部门具体抓、政府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力度。2021年至2022年,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1808.1亿元。全省农业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,涉农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,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,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初见成效。截至2022年底,全省农业企业达108131户,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204户,分别较2021年底净增33148户、983户;农业投资达2222亿元,增速在30%以上,规模居全国第一;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9%,高于全国0.8个百分点。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省基本建设投资领域的亮点。

云南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,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,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3.7万人,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至14147元、同比增长15.9%,实现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动态清零。

云南文化振兴取得新进展,尤其是2022年出台实施的《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》有力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有乡镇文化站1456个、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652个,基本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。云南持续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,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、名村78个;中国传统村落777个,数量居全国第一位。云南乡村旅游加快发展,民族文化精彩纷呈,一大批“网红打卡地”火爆出圈,2022年新打造1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10个重点村镇,全省乡村旅游接待3.93亿人次,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888.76亿元。

云南各地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去年新改建农村厕所47.3万座,农房抗震改造10.62万户;新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6个、精品村203个、美丽村庄1638个。云南启动绿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,建成绿美乡镇129个、省级绿美村庄200个、州(市)级绿美村庄1.2万个,乡镇镇区和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8%、59%,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53%;于2022年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,截至今年3月底,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%,完成34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。

此外,云南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有序推进;启动健康、美丽、文明、智慧、幸福“五个县城”建设,129个县(市)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(城市)标准,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。
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释放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
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、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,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加

0评论2024-09-12439

从2264亿斤到13908亿斤——农业发展硕果累累
新中国成立75年,写下了农业发展巨变的伟大历史篇章。从“新中国成立之初5亿人吃不饱”到“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吃得好”,没有哪个国家,比中国人更能体会这条饱腹之路上的酸甜苦辣;没有哪个年代,比现在更好解决了

0评论2024-09-12515

农业法实施推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
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决策部署。为依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,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法律责任,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,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今年开展了农业法执法检查。9月10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

0评论2024-09-12506

临邑农商银行:助力做强农业特色产业
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、德州市蔬菜生产第一镇的临南镇,依托发展的1.5万个温室大棚、6000多亩拱形塑料大棚、3.5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区,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和智慧农业的稳定、优质、高效之路,临邑宝华智慧农业发展有限

0评论2024-08-28500